康德的伦理思想

2021-06-0422:35:50康德的伦理思想已关闭评论

什么是康德伦理?

康德伦理学是一套适用于所有人的普遍道德原则,无论背景或情况如何。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Immanuel Kant)将这些原则称为绝对命令,这些原则由其道德和自由水平来定义。

 

 

伊曼纽尔·康德是谁?

伊曼纽尔·康德(普鲁士,1724-1804 年)是政治哲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今天,民主国家的司法系统基本上是基于康德的著作。这位哲学家的著作对一套道德原则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解释,这些原则可用于设计公正的制度以完美地管理社会。联合国成立于康德的第一本书出版几个世纪之后,主要基于他的愿景,即建立一个将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并维护和平的国际政府。

 

康德伦理学中的绝对命令

假设命令是一种道德义务,仅适用于追求预定目标。例如,学生学习是为了取得好成绩。假设性命令独立于道德。康德认为我们的道德义务是由绝对命令驱动的。这些规则是绝对适用的,因为它们普遍适用于每个人,在每种情况下,无论他们的个人目标和禁忌如何。它们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个人可能倾向于不遵守道德行为准则,因为只有寻求快乐和减少痛苦才是人类。

康德导出了一个测试来确定绝对命令。他说:“只能按照那条准则行事,通过它你可以同时希望它成为一条普遍规律。” 这意味着一个想法只有在应用于每个人时才能公开。只有当其他人在考试中作弊都是合理的时,在考试中作弊才是道德的。然而,从实际意义上讲,大规模的作弊丑闻将根除对精英制度的信任,这将导致教育机构的崩溃。

总而言之,考试作弊是不道德的。根据康德伦理学,从某种意义上说,绝对命令是违反直觉的,即使人类可能倾向于为了自身利益而行动,但他们的行为必须受到他们对人类的责任的驱动。康德认为自我完善和保护是每个人都必须承担的无可争议的义务。因此,生产力低下、自杀或任何形式的自我毁灭本质上都是不道德的。

 

康德对道德的定义

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一种义务论的规范理论,也就是说他拒绝功利主义的观点,即行动的正确性取决于其结果的成果。他说一个行为的动机(或手段)而不是结果(或目的)决定了它的道德价值。为了道德地生活,一个人绝不能将另一个人视为实现更大目标的手段。人类凭借其独特的推理能力,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物理存在。

康德写道:“没有理性,宇宙将是一个废物,徒劳无功,没有目的。” 保存这种宇宙或至少地球独有的意识的唯一方法是将所有人类视为目的。吃饱饱是可以的,但偷窃是错误的,因为它剥夺了主人的私有财产。

康德提倡严格的道德观念,要求美德是普遍的。无论个人情况如何,偷窃都是不道德的。即使在自卫的情况下,谋杀也是错误的。正是这种客观性仍然是康德最引人注目但最有争议的思想,因为它挑战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文明基础。

然而,康德不是受虐狂或无政府主义者。他明白,要文明存在,学生必须将自己作为获得好成绩的手段,将教授作为积累知识的手段。在这里,他引入了尊重对人类至关重要的想法,这与爱、同情或利他主义等情感不同。尊重不像爱那样歧视。一个人是人,因此,一个人值得尊重。康德将其称为人类公式,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他争议最少的公式。

 

自主与自由

《纯粹理性批判》被认为是历史上对自由意志决定的最全面的描述。康德谈到自由不是作为具体的普遍规律,而是作为一个人自己创造的东西。也就是说,仅仅因为害怕惩罚而行事端正,是弄巧成拙。

自由意志超越了“免于”外部行为者的悲观观点,成为自主决定和强加道德要求的“自由”。它类似于让·雅克·卢梭的自由思想。当一个人按照她的欲望或直觉行事时,她只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行事。这使人成为冲动的奴隶,而对于康德来说,自由是必然性的对立面。因此,他的自由观念不同于自由主义,后者鼓吹一个人必须拥有随心所欲的自由。

批评者认为,自治为主观性创造了空间,因为不同的原则可能对不同的人具有决定性的权威。康德的回答很简单——理性是普遍的,与个人经历和环境无关。只要道德源于理性,就应该对什么是有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有相当客观的认识。